
发布日期:2025-07-19 06:35 点击次数:175
正如第五代战斗机的身上所运用的大量先进技术,得以被下放到第四代战斗机这里来用,从而让后者的综合性能和作战效能来到四代半战机的水平那般。六代机身上的诸多“黑科技”,同样可转化并运用到五代机这里。被各界广泛视为第六代战斗机时代的一大技术特点,即有人驾驶战机与无人僚机的协同作战,就是其中之一。
YFQ-42A无人战斗机原型机
据美国防务媒体“战区”报道,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F-47项目中的子项目,即名为CCA的无人僚机项目有了新的进展。按照计划,CCA并不会首先与F-47实现协同,而是要在五代机这里通过协同测试和运用。令人略感意外的地方在于,首个与CCA实现搭配的美制五代机机型,并不是最为新锐的F-35,而是于2005年服役、曾被美国空军提出退役要求的F-22。
YFQ-44A无人战斗机原型机
我们知道,截至目前,CCA项目已诞生出两款无人战斗机原型机,即YFQ-42A和YFQ-44A,它们将通过各项测试科目来竞争美国空军制式无人僚机订单。从没有选择F-35,而是将F-22定为首款与无人僚机进行协同的机型来想,恐说明美国空军对这套“有人驾驶战机+无人僚机”的空战体系,有着较高的飞行性能要求。毕竟,在最大飞行速度、超音速巡航能力和爬升率等方面,F-22都显著强于被嘲讽为“肥电”的F-35,故而美军或优先追求该体系的制空作战效能,而非对面打击能力。
歼-20S是歼-20系列中的双座型号
不过,一个问题在于,与中国选择在单座型五代机歼-20的基础上,发展出可搭载两名飞行员的双座型歼-20S不同,F-22并无双座型号。也就是说,仅有的1名飞行员既要在作战过程中对自己所面临的战况实时做出反应和决策,同时也要指挥无人僚机作战,这种负担会不会有点太大了呢?
F-22战斗机飞行员准备登机
不仅如此,每增加1架无人僚机,F-22战斗机飞行员所需要付出的精力代价就越大。在现代空战AI的智能化程度,还远未达到可完全脱离人来指挥的情况下,让单座型战斗机飞行员“既开自己,又开僚机”这件事,怎么想都有点不太靠谱。不得不吐槽一句,那帮飞F-22隐身战机的飞行员,都是一群什么“美利坚超人”啊……
F-22只有单座型号
当然了,我们倒是也不能将这件事完全归咎于美军高层。毕竟,自2011年停产以来,F-22隐身战机生产线已经封存了十余年之久,这使得该机完全没有发展出任何大改型号,根本做不到如中国歼-20这般,从容地发展出双座型的歼-20S。这样想来,倘若中美两国的空战AI技术水平基本处于伯仲之间,那因有2名飞行员而可更好地实现分工合作的歼-20S,恐将在指挥无人僚机方面显得更加轻松且得心应手。而F-22战斗机的飞行员,则可能在局势瞬息万变的高速空战过程中,陷入手忙脚乱的地步,前者的胜率无疑更高一些。
此前国内展出的歼-20S模型
想象一下,还是以中美各自的空战AI技术水平相当为前提。在不超出个人操作、决策和处理能力极限的情况下,歼-20S所能同时指挥的无人僚机数量,将有很大概率超过F-22在这方面的能力。而在双方指挥的无人僚机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歼-20S的后座飞行员将有望具备对无人僚机更加精细的指挥,从而拥有更加丰富战术战法选择。还是那句话,在只有1名飞行员的情况下,其很难同时做到“又把自己开好,又把无人僚机开好”,“美利坚超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歼-20与无人僚机同框预想图
接下来就让我们耐心地等一等,看看F-22和YFQ-42A或YFQ-44A的协同作战效果如何吧。反正对于F-22战斗机飞行员,我们不妨问上一句:“哥们,你累吗?”
Powered by kaiyun·体育(中国)手机版app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